老师的教育态度决定学生—— 兼谈亲和教育的力量

【字体: 】【2009-12-18】 【作者/来源 独山镇中心学校】 【阅读: 次】 【关 闭
学校新分来了两位女老师,一位是老师A,一位是老师B。老师A 对学生比较严厉,动不动就训斥学生,常听她埋怨学生不听话。老师B对学生比较亲和,课间常看到她与学生追逐打闹的身影,并常听她说这些孩子蛮可爱的。可以窥见,老师A是好强的,对学生有“恨铁不成钢”的苛求,希望她的学生也和她一样强。老师B好像对学生没有什么愿望,没有什么要求。A老师的教育方式,使学生循规蹈矩,似乎令人放心。B老师的教育方式,看上去有点放任,使得一些家长忧心冲冲,怕教不好自己的孩子。学期下来一半了,学区举行调研测试,结果呢?B老师班上学生的测试成绩明显好于A老师的班。这是什么原因呢?为什么反差这么大?不少家长,就连有些老师也表示不解。好事的我,分别到这两个班旁敲侧击进行了实际调查了解,情况是这样的: A老师班上的学生,除少数成绩优秀的学生见到老师不大惧怕外,其余的中等生,尤其是“下等生”见到老师,就像“老鼠”看到“猫”那样恐惧,不敢乱说乱动。学生“不敢乱说乱动”,应该对老师的话绝对服从。可是“不敢乱说乱动”的背后是什么呢?学生学习上遇到困难,不敢向老师请教,使得背负的困难越来越多,成绩搞得一差再差,久而久之失去了上进的信心。白天在学校答应老师认真完成家庭作业,可到晚上摸到作业就头疼,没有兴趣,不如玩耍、看电视、睡懒觉那样舒心。学生生活上遇到什么问题,不敢让老师知道,自己小小年纪又无能化解得了,以至产生种种不健康心理。不健康心理又会表现为种种不良的行为习惯。这就更容易遭到A老师的训斥,以至师生之间恶性循环。 B老师班上的学生,普遍对老师有亲和感,心里有什么想法,学习或生活上有什么困难敢于向老师倾吐。我也向B老师作了探询,B老师说:“在和学生“打闹”的亲和接触中,我能容易地发现学生所思所想,也更能有意无意“润物细无声”地向学生传递解决某些问题的思想、方法,比一味机械的说教、训诫容易让学生接受得多。这两位老师对待学生的两种教育态度和产生的两种教育效果,使我不禁想起了一位教育名家说过的:有什么样的教师,就有什么样的学生。是呀,教师的教育态度,对可塑性很强的小学生来说,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大。教师对学生采取什么样的态度,就会教出有什么心理行为的学生。教师对学生亲和点儿,学生对教师、对周围事物,包括对学习、对行为规范,就会产生亲和感。师生情感亲和了,相互间的心理行为就会配合默契,教育目标达成率高。这就是亲和教育的力量。反之,如果教师把学生高压怕了,学生对教师、对周围事物,包括对学习、对行为规范,就会产生恐惧、敌对、逆反、厌烦等不良心理。教师高压的“良苦用心”也就因此适得其反,付之东流。因此,学生能否健康发展,教师的教育态度起决定作用,可以说这毫不夸张。
 
校长信箱在线咨询
学校位置建言献策
新网站正式投入使用,您对新网站的看法,请在下方选择:
栏目设置更加合理
信息内容更加丰富
页面布局更加美观
网站服务功能增强
 
版权所有:独山镇中心学校 (建议使用1024×768分辨率 IE6.0以上版本浏览器)
皖ICP备07503230号 | 技术支持: 安徽龙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